最近,赵露思的综艺节目《小小的勇气》可谓频频登上抖音热搜,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这个节目最大的亮点是赵露思独自一人出现在镜头前网上在线配资炒股公司,与村民们亲密互动,深入大山探访当地人的喜怒哀乐。
其中,有一段特别打动人心的片段广为流传。一个农村小女孩与赵露思并肩走在一起,向赵露思表达了对她能够成为明星和演员的羡慕。小女孩天真地以为,做演员至少需要有学历,结果赵露思却告诉她:“如果演员仅仅是漂亮,那她看不懂剧本也演不出戏。”这番话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共鸣,几乎成为了娱乐圈的共识,甚至中央戏剧学院的院长也曾表示:“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素养。”
而在《我就是演员》的节目中,作为导师的章子怡曾因两位表现不佳的演员而愤怒发声。当时,金莎和金子涵在台上的表演让人看得目瞪口呆,章子怡甚至大声呵斥他们,质问:“难道演员是最低级的职业吗?”她之所以这样愤怒,是因为金莎和金子涵在演绎《三十而已》中的经典场景时,表现出了完全不符合角色的表演。尽管剧中的三位演员表现得相当出色,童瑶、李泽锋和张月都成为了观众熟知的演员,李泽锋甚至成为了“渣男专业户”。然而金莎和金子涵演绎的片段却让人失望,金莎饰演的顾佳看起来像个没有底气的小三,而金子涵则饰演得像个无关紧要的局外人。
展开剩余78%金莎作为歌手,金子涵作为新晋idol,显然缺乏足够的演员经验和情感表达能力,这使得她们的表现无法与剧本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张纪中、郝蕾、刘天池等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她们还是应该回归自己的专业,做自己擅长的事。章子怡则更是直言:“我们不能做力不从心的事情。”
这其实揭示了演员文化素养的缺失。金子涵在高中毕业后便开始了idol训练,几乎没有与普通人深入接触的机会,这让她缺乏对于情感和生活的真实理解。金莎虽然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但她更多的是在音乐上有所深造,缺乏对演技和剧本的钻研,因此在一些角色上也力不从心。
金莎早年凭借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中的角色蓝菲琳走红,蓝菲琳是一个长相靓丽、性格腼腆的角色,这种类型她还可以拿捏得住。而金子涵饰演的林有有,原本由张月出演,后者也并非科班出身。其实,许多优秀的演员都不是科班出身,像王宝强、黄轩、赵丽颖等人,都是通过自身的软实力和生活经历打动观众的,他们成功地弥补了科班训练的不足。
虽然这些非科班演员在成熟之前会面临许多质疑,但一旦融入行业,他们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比如现在的95花虞书欣和赵露思就曾因“网红出身”而受到质疑,网友们认为她们缺乏文化底蕴。然而,在演绎欢脱角色时,二人似乎缺少一些灵动和自然,表现出来的却是更多的油腻感和稚嫩感,观众常感到不适。
此外,赵露思还因为拍戏时与男演员发生争执而受到广泛关注,她在现场破口大骂,言辞激烈,完全不符合她之前塑造的“软妹”形象,招致不少争议。与此同时,与赵露思同龄的白鹿也因文化水平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她曾发布一篇告别角色的文章,结果其中至少有三个错别字,“嗑”写成了“磕”,“在”写成了“再”,“涌”写成了“泳”,这引发了粉丝们对她文化水平的质疑。
这些问题早在2023年就得到了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的回应,他指出演员最终拼的是文化素养。观众越来越注重演员的文化水平,对于那些“绝望的文盲”演员嗤之以鼻,这也反映出观众欣赏水平的提升。随着要求越来越高,演员们的表现不再仅仅看外貌,而是更加重视文化素质和全面的表演能力。
如同郝戎所说,“美丽的容颜终会老去,只有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才能让演员永葆青春。”因此,演员的文化底蕴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文化水平不足的演员来说,即使能看懂剧本,依旧无法完美地呈现角色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甄嬛传》中,孙俪曾因对于清朝历史的不了解而与导演发生过争执。她希望饰演的清宫角色拥有更为华丽的花旗头,然而导演指出这些造型属于清末时期,不适合清中期的雍正时期。虽然最后导演让步为她做了一个花旗头,但拍摄结束后这个造型并未出现在正片中。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但它却揭示了文化素养对演员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古装剧中,缺乏文化理解的演员往往容易犯错,甚至成为笑柄。
如今,“绝望的文盲”问题不仅仅体现在台词的表达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演员遭遇了“配音”问题。许多港台演员的普通话不标准,因此一些影视剧中的台词都通过配音完成,尤其是古装剧。缺乏文化底蕴的演员无法准确把握台词的情感、断句以及语气,甚至会让角色形象变得不真实。
正如郝戎所说,“文化底蕴的深厚决定了你未来从艺道路的长远。”演员的文化水平,尤其是对于剧本的理解力,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演绎能力。像王宝强这样的演员,虽然没有科班出身,但他通过生活经历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演员所需的感情表达能力。对于那些从温室走出来的演员来说,只有加强文化学习,才能更好地在表演道路上走得更远。
发布于:山东省